發(fā)布者:世昌畜牧機械
發(fā)布日期:2016年04月15日生豬價格的不斷上漲,讓消費端的各方承受的壓力不斷增加。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的一些賣場,以 級肋排為例,當下的銷售在29元/500克至32.8元/500克之間。有餐飲企業(yè)高管對《證券日報》介紹,若按照32.8元/500克的計算,在餐館中的一份紅燒排骨的成本價至少要45元。
而行情的持續(xù)高漲,也讓農業(yè)上市公司積推出定增方案“圈”豬。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,今年2月份以來,有4家農業(yè)公司推出定增方案加厚生豬養(yǎng)殖業(yè)務,這4家公司的方案涉及的定增總金額超過80億元。
品牌產品 高
“這()都漲了一個多月了”。在北京的某家賣場,一位肉制品攤位的銷售人員介紹,而從當天走訪的情況來看,不同的賣場之間,消費者對于肉類的消費態(tài)度也不同,有些賣場,肉類銷售遠不如其它品類受歡迎。
不過,也有一些賣場,陸續(xù)有消費者前往選購肉類制品,下午兩點左右,看看柜臺的銷售情況,銷售人員又從庫房取出半扇肉開始分割補貨,雖然肉類消費在氣溫升高時會進入淡季,但銷售人員認為,“漲價這事,不會因為天氣 改變。”
從走訪的情況來看,以肋排為例, 級肋排在線下店的銷售從29元/500克至32.8元/500 克不等,但是,一些 的品牌的同等肋排,售價卻在48元/500克。有餐飲企業(yè)高管對《證券日報》介紹,若按照32.8元/500克的計算,在餐館中的一份紅燒排骨的成本價至少有45元,“這個只是成本價,想要掙錢得訂的比這個高,雖然企業(yè)和供應商會有長期的協商,但也隨行 市調整。”
對比線上的同類產品可知,問題也不輕松。在一些生鮮銷售平臺,品牌肋排的在49元/500克左右。
除豬肉之外,從走訪的其它情況來看,有一些品類的農產品漲價幅度 驚人,但也有一些農產品隱約出現“價低傷農”的狀況。
在供需問題上,也有一些地區(qū)嘗試在互聯網+上想辦法,河北邢臺東留善固村曾嘗試將種植的梨與生鮮電商優(yōu)食管家進行合作,以傳統的供需關系。“去年有過合作,效果還是不錯的,今年 將這個品種的所有梨都交給電商進行銷售,收入是有保障的。”東留善固村果農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采訪時介紹。
此前,優(yōu)食管家曾在一些農業(yè)品類上進行了種植基地的嘗試,以形成直接對接農戶和消費者的食材圈。不過,優(yōu)食管家CEO李文憲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采訪時曾提及,農產品要形成規(guī)模直采效應,才會成本,像生豬這樣的大品類農產品,終決定走向的,仍然是供需問題。
“我國生豬市場經歷了2013年-2014年的低價洗禮后,受資金、、環(huán)保政策、技術等多重擠壓,散戶并沒有在‘手工作坊式精細化養(yǎng)殖’方面找到出路,逐漸退出歷史舞臺。農業(yè)部數據顯示,2015年大約有500萬散戶退出了養(yǎng)殖業(yè);截止2016年 2月,代表生豬未來供給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已連續(xù)下降30個月,預示著2016年全年生豬供給偏緊,豬價上漲是市場供需矛盾導致的。”贏眾投席農業(yè)分析師張誠對《證券日報》介紹。